送给所有老师:线上教学的22个关键问题(附解决方案)
伴随着“停课不停学”工作的开展,学生居家学习、教师线上教学成为当下的重点。如此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,相关管理如何到位、教师怎样高效实施教学、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学习?新方式带来许多新问题,引发许多新思考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·明烛团队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等单位纷纷推出线上教学的系列问答,帮助师生解决特殊时期特殊学习的相关问题。本报特别从中遴选、梳理了22个关键问题,呈现给广大读者。
特殊时期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?
线上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,学校首先要做好整体统筹协调工作,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,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灵活处理,不必拘泥于教材,发挥教师的创造性,体现线上教学的灵活性。
除文化课外,应适度开展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教学活动,以及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。根据学校实际可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,如收看本地电视台播放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;采用“直播+互动”的形式进行学习;也可以布置学生在家自学网上的微课程或录播课,学习时间也可以自主调整。
如何采用合适的线上教学形式?
目前,各地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三种形式:一是区域统一提供课堂教学视频资源,定时播放收看或供学生点播;二是区域提供参考资源,以校为本组织教师分工备课,采用直播为主、录播为辅开展教学;三是以原班级为单位,由任课教师进行直播教学。三种形式各有特点,也各有利弊。
任课教师应在本地本校实施方式的基础上,减少新课直播的数量,重在学习任务设计和答疑反馈上体现自己的教学智慧。未承担直播课任务的教师要积极利用好学生交互平台,及时将交互平台中有价值的讨论转化为学习资源。
如何激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?
为激励教师投入在线教学过程中,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激励机制,充分肯定教师在线教学工作。
建议将符合下述特点的工作或培训折合成工作量或教师“学分”,纳入到相应的绩效考核或教师学分体系中:
提供在线教学用的授课视频的教师,视其提供视频个数和时长认证学分;对于积极参加在线开学前组织的相关培训的教师,根据其参与情况认证学分;对于参加模拟演练和试运行工作的教师,视其工作量认证学分;对于在线教学中涌现的优秀教学案例,不仅要予以教师学分认证,还应加强宣传,作为其他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重要参考范例。
线上教学的备课要注意哪些问题?
线上教学的备课尤其要关注课堂的学习“量”,力求少而精,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,教师能在15分钟内讲解清楚,学生能有所领悟;教师要设计精要的自主学习任务,一节课一两个学习任务,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,表述要简洁明晰,情境尽量生动活泼,学习路径要有具体的安排;备课还要考虑师生的互动交流,教师教学语言设计要有对话感,避免长时间独白,适当留有供学生思考的时间;教师还要考虑利用作业交流环节进行互动交流,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居家学习能等同于新课直播、线上教学吗?
居家学习不能等同于新课直播,在组织学生学习时,教师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区别。客观上,离开学校现场的班集体,学生产生一种松弛的感觉是自然的。因此,教师精心准备PPT、视频等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时,应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学作为重点。前者是路径,后者是目的。
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如何开展自学的教学视频,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讲解自学的要点。教师要努力改变学校日常教学的习惯,调整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时间分配,将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放在重要位置。
此外,考虑到居家学习学生分散的特殊性,教师线上教学的重要功能在于组织学习,通过学习赋权,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、紧迫感和主动性,激励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而有深度的学习。
线上教学的时间安排与学校日常教学应有哪些不同?
线上教学一定要摒弃教师长时间讲授的单向灌输。教师不应该是“主播”,而应该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。但与日常线下教学不同,线上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降低、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整体性时间则会拉长,因此建议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关注课堂的“首尾两端”,“首”即精心策划和布置需要学生在线下进行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任务;“尾”是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表现进行评价指导。
同时考虑到学生视听健康,学生一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宜过长,更多剩余时间应留给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、任务、项目等,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交流。
不同学科、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何安排线上教学?
学校要落实好课程计划表中的各科教学,注重学生全面发展。艺术教育滋养心灵,特殊时期学校要特别关注音乐、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学习,哪怕以欣赏学习为主,也要给予安排。同时,学校应开展心理与卫生教育方面的学习,有条件的学校应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。
跨学科综合课程:
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跨学科学习,以当下的疫情为背景,开展科学素养教育,数学建模探究,道德与法治教育,信息素养教育及其他多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;
研讨类课程:
开展线上研讨,可以采取直播研讨的方式,不同学生到不同研讨室展开线上研讨,之后再回到直播大教室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观点;
信息科技课程:
采用线上项目式学习为主,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挑战性任务,引导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,通过真实情境促进学生信息意识、计算思维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、信息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;
体育课程:
以活动任务为方式,低年级以参与体育游戏的方式创新体育教学,以愉悦心智和增进身体健康,教师可以线上示范体育动作,设计体育活动项目,让学生居家也能够开展一定量的体育健康活动。
线上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?
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学,而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、有思维的学习。教师要精心设计包括预学、课堂、课后的学习任务,这样的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情境性、挑战性,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,触发学生的学习思考,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,能独立操作这些内容,发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。
线上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,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。可以通过个别交流作业评价等方式采集学情;通过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教师授课视频;通过在线提问、随堂测验、讨论区小组研讨等形式,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。
线下教学的经验依然有效吗?
线下教学的大部分经验可以迁移到线上,不必要产生过分的教学焦虑。线上直播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教师依旧可以通过直播教学看到每一个电脑前的学生,可以共享屏幕直播PPT等多媒体文件。线上授课也要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、学习内容、学习评价,并进行有效组织,实现教学效果。
同时,教师不能完全把线上直播教学按照线下课堂教学一样来开展——互联网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性,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学习目标、学习任务、学习评价上,创新线上学习分享、学习合作、学习反馈等方式。
有哪些方式可以促进师生线上互动及学情反馈?
线上学习中互动交流是难题。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增加互动,例如直播课堂留出学生提问、反馈的时间,运用钉钉、微信、QQ等平台互动工具,通过语音留言方式跟踪学生作业完成进度和情况。
线上教学中,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、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境来设置互动交流的方式。教学开始之前,教师可以在平台的讨论区提问,或者利用选择题、简答题等测试方式采集学生的观点,为后续设计问题开展学生讨论提供基础;学生观看完录播视频或在线课堂,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利用投票、测试工具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;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,通过作业批改来了解学生整堂课的掌握情况。另外,还可以开展学生间的线上学习成果、优秀作业等展示,发挥学生集体教育功能。特别是一些项目式实践性学习成果,可以在学生学习群中进行展示。
如何控制线上教学活动的内容、难度和进度?
线上教学活动中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到“线上”的实际,一般不选那些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或者需要实验加以证实的内容。在备课时,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进行适当取舍和加工。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教学手段、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降低学习难度;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线上学习的优势,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。
教师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?
在进行线上教学之前,可以先通过电话询问、邮件通知、问卷调查、社交软件沟通等方式,了解学生家庭条件,确保所采用的线上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适用;尽量采用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的简单技术方式,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培训和学习准备说明。
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,要多互动,多关注不同学生的反馈,关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,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,培养数字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;条件允许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性化指导,采用文字、语音、图文说明、直播或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疑惑。
教师如何制作微课或视频课程?
录制视频的方式方法很多,常见的有五种方式:PPT直接录制视频,PPT中选择录制旁白功能,录制后,PPT可以直接导出视频格式;手机拍摄或录制,可以配合手机支架进行拍摄,也可以采用手机系统自带的屏幕录制功能,直接录制视频;选择专业的电脑录制屏幕软件,如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进行录制;应用程序,如Explain everything、Show me等APP具备一边画一边录制的功能,手写录制视频更方便;采用直播平台录制功能,大多数直播平台支持边讲边录,教师在直播的过程中同步将课程录制下来。与此同时,录制视频课程需要注意:多用问题,启动学生思维;创设情境,贴近学生生活;注重交流,营造视频中一对一的感觉;视频短小且学习目标明确。
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?
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和弊端,学校要组织教师做好线上集体教研与备课工作,可以采用线上会议、群组交流、在线编辑文档等方式。不管采用哪种方式,学校都不应忽视教研组迭代实践、再创新的作用。
每一个学科针对线上教学,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很多差异。如数学教师特别关心板书呈现问题,关注数据建模;英语教师特别关注多位学生如何进行线上英语对话,练习情境对话表达等问题。这些充满学科特点的关键性问题,需要各学科教研组通过线上的方式打磨研讨,才能创新出新的解决方案。
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?
线上教学要继续发挥区域骨干教师、学校教研组团队优势,集中优秀教师开发优质的线上学习内容,注意整合已有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,实施教学资源的共享。
对自主开发的线上教学内容要从“内容选择、脚本撰写、课件制作”等方面进行审核,突出线上学习的趣味性、交互性、选择性特点;注意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,可以用“优质线上课程+班级学科教师管理”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,让学科教师有更多精力管理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。教师还要利用技术优势,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;从学生的兴趣入手,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增强学生的参与度,提高线上互动,从而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。
居家学习如何兼顾保底与个性化学习?
为确保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有线上学习的机会,各地要因地制宜,采取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方式,如以当地电视台播放的形式进行保底教学;区域内的网络直播课堂、录播课等形式;也可采用上传资源包,供学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。几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,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,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。
建议各地教研部门牵头,集中优秀教师制作部分精品课程提供给各学校选择使用;精心筛选各类教学资源推荐给学校和教师。推荐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使用的适切性和趣味性、教学内容的匹配度和难易度,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。
居家学习的作业如何布置与反馈?
学科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沟通、反馈和在线答疑的渠道。要特别关注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网络学习条件跟不上的学生,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。做好每一位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记录,便于疫情结束后与正常教学的对接、帮扶指导。积极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,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,更好服务学生发展。
如何加强家校合作,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?
线上教学对学校、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。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线上教学活动的主要责任,切忌把责任都推给家长;要信任学生,要求学生上传学习照片的做法不但浪费时间,更无益于师生、家长之间建立信任。
学校和教师要让家长了解线上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,指导家长为学生准备好线上学习所需的硬件,并努力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及时的咨询和帮助,努力避免因软硬件等原因可能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焦虑和失败情绪。
如何结合当前抗疫形势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?
线上教学既是当前抗疫形势下教育系统的积极应对之举,也是实现普通高中育人和教学方式转型的重要契机。各普通高中应结合线上教学的实践,大力鼓励学生主动阅读、主动观察、主动思考,特别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下疫情的发展态势,关注战“疫”初步成果,学习榜样人物先进事迹,认真思考新时代每个人与社会、环境、政府乃至世界密不可分、相互影响的关系。
在学科教学活动组织中,教师要逐渐摒弃教师讲、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,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全面阅读、自主学习、交流讨论等方式掌握知识,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。
高三复习迎考时间紧任务重,如何提高高三教学的效率?
高三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学科思维能力,因此高三年级线上教学活动应尽可能避免教师“一言堂”现象。要积极鼓励高三学生在家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自主梳理学科知识点,深入研究高考的命题意图、考查方向和答题要点,深入思考各学科知识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。
高三的线上课堂可以尝试让学生“畅所欲言、各抒己见”,让学生阐述对某个试题、某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,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提升他们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。
直播教学中意外出现中断怎么办?
此次全国大规模的开展线上教学,必然会引起网络资源局部紧张,可能会出现线上教学意外中断的情况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如果有同步电视直播,教师应告知学生到电视上观看;如果没有应及时利用微信群、QQ群或者原有的家校沟通渠道告知学生,同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。
对于部分学生无法适时在线学习的情况,教师应尽量选取一些具有录播回看功能的云平台进行直播教学,以便于学生后期回看。
如何跟踪线上教学质量,正式开学之后如何衔接?
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由在线教育专家、教研员、一线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线上教学研究与指导团队,就线上教学全过程进行研究,探索线上教研与线上督学制度。同时,不强制要求教师线上打卡、线上大量填表、递交大量录像视频等。同时,要边实践、边迭代、边研究,为后续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证数据,为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升提供科学指导。
待回归线下教学后,要做好衔接工作,组织教师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了解,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,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,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,然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。
来源:《中国教师报战“疫”特刊》
声明: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,其他文章均为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。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。
END